2023年4月28日星期五

兒童2~6歲繪本共讀愈早開始 詞彙量比同齡多


對於「親子共讀」,你的想像是什麼?孩子好好坐著,專注的聽你講故事,而且還能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?如果真是這樣,你的親子共讀之路可能會充滿挫折,因為現實往往是,孩子看了封面一眼,轉頭就走,接著上演拿著書「你追我跑」的戲碼。

閱讀其實是一個需要長期系統性學習的過程,任教於美國幼兒園的幼教專家李坤珊在一場演講中就分享,大約只有五%的孩子能自己學會閱讀,而有九五%的小孩是在有意識的共讀策略和方法引導下,學會識字和閱讀。

繪本能提供豐富字彙量

國內外研究皆顯示,愈早開始共讀、每週親子共讀頻率愈高的孩子,語言發展明顯優於其他幼兒,其中最大的影響在於「詞彙量」。李坤珊就指出,當父母開始親子共讀,有助於增進寶寶的聽力、累積更多「聽覺詞彙」,成為解碼閱讀的深厚根基。透過閱讀,孩子也會接觸較多「低頻字」,低頻字多為書面語言而非口語,例如,「早上」是高頻字,「清晨」為低頻字。經由與父母共讀的過程,低頻字成為孩子的聽覺詞彙,也成為未來閱讀時接觸更多低頻字的基礎。

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坎寧安(Anne E. Cunningham)的研究也發現,孩子字彙量愈多,學業成就明顯高於閱讀量少的孩子。幼兒進入小學前的成功閱讀經驗,對孩子將來的自主閱讀有很大的影響力。當擁有較高的閱讀能力,代表孩子有能力了解文意,並與自己的經驗連結,自然而然養成思考習慣,更有助於終身學習。

先進國家都在推動零到五歲的閱讀,因為這段期間的讀寫萌發能力(emergent literacy skills),也就是孩子學會讀和寫之前的技巧,包括口語表達、字彙常識、圖像辨識力、語音處理技巧,可以預測孩子未來的閱讀素養。寶寶書或繪本看起來沒幾個字,但對語言能力還在發展的幼兒來說,已提供比其他媒介如口語、電視、手機等更為豐富的字彙量。

那麼該如何幫助二至六歲孩子愛閱讀?第一步是父母自己要先成為「愛書人」。幼兒是靠著模仿而學習,當父母平常在家的活動就是閱讀,孩子自然會對書產生好奇,進而模仿父母拿著書、坐著看書的行為。

第二步是選對書。兩歲之後的幼兒開始出現語言理解能力,這個時期的閱讀重點為選好書給孩子閱讀,兒童文學專家林真美建議,給孩子閱讀的內容要貼近孩子的生活經驗,圖畫及文字都要有品質,經典繪本就是不錯的入手選擇。到了大班的年紀,李坤珊建議,可以開始與孩子共讀圖像減少的「橋梁書」,「因為他們能聽得懂的,比他能說的多四○%,我們用這個方式不斷增加他的聽覺詞彙。」除了累積聽覺詞彙,也能幫助孩子從圖像為主的閱讀(繪本)跨入文字文本。

帶領孩子閱讀討論、文字指讀

而要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培養出閱讀「能力」,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系主任周育如在《聽寶寶說話》一書中提醒父母把握兩個核心重點,以下摘錄:

重點一:口語輸入的質量

語言能力和閱讀能力密切相關。共讀時高質量的口語輸入可以讓孩子習得足量的語彙、語法和語用的能力。把故事完整的唸過之後,爸媽可以和孩子進行閱讀討論。美國國家閱讀研究委員會提供了簡單的CROWD原則,作為父母與孩子進行口語討論時的參考。

C是completion,讓孩子完成句子。例如:「當貝貝走進森林,他看到了⋯⋯」讓孩子接著說完。

R是recall,讓孩子回想故事。年幼的孩子並不需要一直換故事書,反而可以不斷重複,唸完之後讓孩子回想他記得什麼?故事如何發生與進行?將有助發展故事概念和敘事能力。

O是open-ended question,問孩子與書本內容有關的「開放式問題」,例如:「這頁裡發生了什麼事?」

W是wh-question,問問孩子書本中的某些字彙是什麼意思?故事主角為什麼要這麼做?

D是 distancing question,問書本以外的延伸問題,把書中的內容連結到孩子的生活經驗中。例如:「你看阿力去上學好好玩哦!如果你去上學,你最想做什麼?」透過口語的討論與互動,可以啟發孩子的閱讀思考,並幫助孩子發展各種重要的語言能力。

口語敘說是另一項重要的語言能力,統合了各種語言要素的展現。當孩子熟悉故事並討論過後,爸媽可以多鼓勵孩子主動說故事給大家聽。這麼做,孩子必須回想故事情節、選擇適當語彙,並以合乎邏輯的方式呈現故事。經常說故事對孩子各種重要的語言技巧,有很大的增進效果。

重點二:文字概念的引導

嚴格來說,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,如果只是父母唸,孩子看圖,孩子只是在「聽故事」,根本沒有「閱讀」。如果親子共讀只是聽故事的活動,對孩子發展獨立閱讀的能力貢獻不大。為了讓親子共讀也發揮幫助孩子發展文字概念,甚至文字識讀的功效,在共讀時,刻意引導孩子去注意文字也很重要。引導孩子文字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「指讀加上文字討論」,意思是說,爸爸媽媽可以先指著字唸,然後引導孩子去注意文字的方向、結構與部件。

當爸爸媽媽指著字,逐字讀給孩子聽,孩子會發現中國文字一字一音的對應關係,並發現文字的排列順序是由上到下,由左到右。其次,中國文字有一定的結構:上下、左右、內外。孩子留意到文字的結構後,再引導他注意文字的部件。研究發現,中文閱讀只要具備大約一千八百個基本字量,一般報章書籍出現的文字應可識讀九成以上;而這一千八百個字,由四百到五百個基本部件組成。也就是說,雖然中國文字成千上萬,但只要具備基本的識字量,日常生活的閱讀就不成問題了。

中文字有非常高的比例是形聲字,部首表意、偏旁表音,例如「蜻」就是由『蟲』(表意)和「青」(表音)兩種部件組成。教孩子看部件的方法很簡單,例如:「你看,這個字和那個字什麼地方一樣?對了!你好棒!兩字都有「蟲」邊,所以這兩個字都是在講昆蟲哦!」文字的識讀是閱讀的基礎,愈早有文字概念就能愈快有效認字,愈早進入獨立閱讀。

別阻止重複閱讀同一本書

另外,父母也許會發現,幼兒同一本書讀很多次都不厭倦,這是因為「重複閱讀」也是幼兒閱讀的特性,因此,許多繪本也常以反覆有規律的句型呈現。「重複閱讀」是幫助孩子「學習如何讀」的重要歷程。

親子共讀不僅是重要的閱讀啟蒙,更是寶寶與父母情感連結的重要媒介。周育如表示,當父母和寶寶共讀時,「書本」就對寶寶產生了特殊的意義,因為當書本出現,爸爸媽媽就會把他抱在懷裡,用不同於平常的語調對他說很多話。日本繪本泰斗松居直在《再次撒下幸福的種子》一書中也提到,藉著共讀,大人與孩子的肌膚之親,有語言的溝通、心靈的交流,幼兒從身體到心靈都能感受父母滿滿的親暱與愛護。和寶寶一起共讀,目的不在於知識的傳遞,而是參與、經驗親子共讀的美好,是引領孩子走進閱讀殿堂的階梯。

2023年4月24日星期一

別小看孩子思考力!親子共讀時請多問為什麼

 


大家都認同,親子共讀可以刺激孩子的思考與溝通能力,讓他們學到更多。不過,研究發現,親子共讀能否發揮效果,關鍵在於大人是否問對問題。事實是,大人往往太小看孩子,或是常問些不用大腦的問題。你也犯了一樣的錯嗎?

「要怎麼收穫,先怎麼栽!」要靠閱讀增進孩子的語言跟思考能力,就要看老師跟父母怎麼跟一起孩子共讀、問了什麼樣的問題。

《早期兒童研究季刊》(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)刊登了一篇報告指出,可惜的是,多數大人在跟孩子共讀時,問孩子的問題都太簡單了,無法刺激孩子多想、多練習組織力與溝通能力。

多數親子共讀缺乏互動

俄亥俄州克倫早期兒童研究與政策中心(Crane Center For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and Policy)主任賈斯提斯(Laura Justice)跟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同事進行了一項研究,針對近百名托兒所與幼兒園老師,錄下他們帶著孩子一起閱讀格林童話《白雪公主》的過程,之後逐一記錄他們的共讀過程,包括談話的內容,問了孩子那些問題,以及孩子們的回答。

報告指出,這雖是針對老師與幼兒的紀錄與研究,但對父母和所有年齡的孩子都適用。尤其很多父母只是一直讀書給孩子聽,根本不會跟孩子討論、問問題。

統計結果,老師們共問了5,207個問題,孩子們共回答了3,469種答案。這二個數字看起來很豐富,但結果卻有點單調。

首先,扣掉老師讀書本文字的時間,只有用不到24%的時間在問孩子問題,互動太少。

別只問有關書中內容的問題

而且,超過85%的問題,孩子都答對了,所以也無法再延伸討論、或讓孩子多學些他們原來不會的事物。「這代表問題太簡單,」賈斯提斯指出,我們不是要考倒孩子,但是這樣太小看孩子了,而且無法刺激孩子動腦思考。

另外,所有的問題中,有52%是一個字就可以回答完的是非題,只是考孩子剛讀過的記性或是孩子對事物看法的自然反應。在其他48%的開放式問題中,又有不少是書裡就找得到答案的問題,例如,「剛剛他做了什麼事?」或「說了什麼話?」,對孩子仍然沒有挑戰性。

或許大人帶著孩子讀書時,已經很累了,不容易再想出其他有創意、有挑戰性的題目,或是不知道該怎麼問。但是研究團隊提醒,如果沒有加上讓孩子思考、或練習組織語言的元素,就不容易達到鍛鍊孩子批判思考、解決問題或溝通等能力的共讀效果。

4個共讀建議,讀出孩子的創意

《科學日報》(Science Daily)也彙整了這篇報告與其他研究,針對共讀時,如何向孩子提問給予建議,供老師與父母們參考:

1.   3到4成的問題設計,根據書本內容進行延伸,刺激孩子想更多、或藉著去找其他答案而學更多。其他6到7成的問題,可針對書中有的簡單答案設計。

2.  多問「為什麼」和「怎麼做」的問題,讓孩子練習思考和語文組織、溝通能力。像是書中的人物為什麼要做某一件事,如果是書裡沒有明確寫出來的,會更好。

3.  運用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,讓孩子發揮創意與自由想像的空間。例如,在還沒讀完時,讓孩子猜猜結局是什麼?讀完後問孩子,覺得還可以有什麼樣不同的結局?喜歡這本書、某個主角嗎?原因是什麼?

4.   鼓勵或追問,讓孩子在回答中多想、多說、多運用語言。

賈斯提斯也分享親身經驗,當大人問越複雜的問題時,就可以看到孩子的思考有多麼五花八門。這正是可以教孩子許多東西的珍貴時刻,不但可以在對話中,挑戰他們的觀念,還可以讓他們的發展更向前進。

電子書與紙本書誰更好?別忽略親子一對一互動的力量


紙本書與電子書各擅勝場的時代來臨,習慣用紙本書培養孩子閱讀力的大人們,要怎麼因應呢?紙本書與電子書各有千秋與不同的缺點,可以相互為用,也有共通、更重要的原則⋯⋯

疫情加上數位化的進展,電子書愈來愈普及,也改變了人們的閱讀模式。

在學生身上更是如此。根據美國《學校圖書館期刊》(School Library Journal)的調查,在2021年時,就有近半的圖書館員預期,當年的圖書採購要增加數位電子書的預算,而且一半以上的圖書館員預期會減少購買紙本書的預算。

在台灣的國立台灣圖書館統計中,2021年時,電子書借閱也超過紙本書。

雖然疫情與各種遠距、管制措施慢慢結束,可能扭轉這種情勢。但美國教育專業媒體《教育周刊》(Education Week)提醒,不少年輕學生們與學校早在疫情前就開始使用、習慣電子書,隨著年輕人的生活與閱聽習慣愈來愈數位化,電子書跟紙本書分庭抗禮,是擋不了的趨勢。

那麼,我們是否也因應了孩子的閱讀習慣,依電子書與紙本書的性質不同,而改變提升孩子閱讀力的策略呢?

別忽略親子一對一互動的力量

《教育周刊》指出,電子書跟紙本書各有千秋,也提出了如何並用兩種閱讀方式、要避開的陷阱,以及加速提高孩子閱讀力的建議。

一、不管親子共讀什麼書,都一樣大聲朗讀出來

過去家長或許比較習慣跟孩子一起捧著紙本書,唸出其中的內容,讓孩子以此練習閱讀技巧。但出門或旅行時,換成電子書會比帶紙本書方便,也可以這麼做。而且研究發現,這一樣能改善孩子的閱讀能力。不過也有些研究指出,當電子童書有些互動設計時,孩子可能會被這些聲光或動畫效果吸引而分心,這時大人更要導引孩子的注意力。當然,類似的情況在閱讀紙本繪本時也會發生,一樣需要大人引導與提醒孩子。

二、要帶領孩子探討書中的文字所指意義

有些研究發現,當學生在電子設備上閱讀時,比較容易看不懂書中的文字意思,似懂非懂的情況發生得比看紙本書頻繁。

三、跟孩子討論貫穿全書的思路與複雜的文本

研究發現,當孩子讀電子書時,比較容易記得特定、具體的細節,但是卻可能見樹不見林,無法理解比較複雜的思考,不容易融會貫通整本書的整體思想。

四、善用電子書幫助有學習相關障礙的人

電子書的優點除了輕薄、容易攜帶與儲存更多書籍內容,還有形式與版面、呈現上的彈性。例如,可以將字體跟圖案放大、縮小,改變文字的顏色,在上面做各種電子標記並且清除或編改,也可以讓它讀出聲音來。這些功能對於有辨色力、視力或閱讀障礙,以及需要用聽的人,都能克服不容易從紙本書吸收與理解的問題。

文章也提醒,不管是讀電子書還是紙本書,各自善用與發揮了哪些功能,都別忽視了大人跟孩子間一對一互動的力量。因為大人能從這些討論得知學生的理解與想法,也可以引導孩子練習應對種種問題與挑戰,讓他們的閱讀與思考都更深刻。

兒童2~6歲繪本共讀愈早開始 詞彙量比同齡多

對於「親子共讀」,你的想像是什麼?孩子好好坐著,專注的聽你講故事,而且還能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?如果真是這樣,你的親子共讀之路可能會充滿挫折,因為現實往往是,孩子看了封面一眼,轉頭就走,接著上演拿著書「你追我跑」的戲碼。 閱讀其實是一個需要長期系統性學習的過程,任教於美國幼兒園的...